首页 人大概览 新闻快讯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决议决定 热点关注 学习园地 工作重点
  今天是:  
工作动态
法律文库
工作探讨
代表风采
学习园地
联系方式
地址:盐都区新都路618号区政府大楼8楼
联系电话:0515-88116091
 
代表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代表风采

义丰镇人大代表、镇民政干事朱洪顺事迹报告
发布时间: 2005/12/2
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义丰镇人大代表、镇民政干事  朱洪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朱洪顺,今年56岁,是义丰镇民政干事,从1991年起,连续4届当选为镇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人民选我干什么?我为人民做什么?今天应该干什么?卸任能够留什么?我觉得,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先后做过生产队长、村主任、村书记和村镇助理,1996年任镇民政干事。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特别是从事民政工作以来,我深深爱上这个崇高的职业,决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我镇民政工作连续8年被区委、政府表彰为“民政工作先进镇”;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爱心献功臣先进单位”、“村民自治模范乡镇”,镇中心敬老院被评为“市十佳文明敬老院”和“省级文明敬老院”。个人也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先后被市(区)委、市(区)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市十佳民政助理。这些年来,我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应做的事,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感到无比荣幸,也更激发了我做好工作的热情。现在,我将担任民政干事以来的工作情况和感受,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
     我汇报的第一点体会是:
     老功臣、老烈属生活有着落,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镇骏马村伤残军人周德武想搞个项目,可是他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无从下手。他找到我,请我想想办法。我结合他家的实际,建议他搞稻田养殖,并帮助他借贷款、找资料、联系蟹苗,头一年,老周就净赚了2400元;几年下来,老周走上了致富路。
     老周的问题初步解决后,我仍心绪如麻,寝食难安,全镇像老周这样的老功臣、老烈属还有59人,他们有的年老体弱、重病缠身,难以脱贫;有的缺少资金、没有项目,无力致富,他们的问题不解决,又怎能实现全镇的小康?我是人大代表,绝不能无动于衷,帮助老功臣、老烈属脱贫致富,是我义不容辞工作职责。如何帮他们致富呢?经过反复思量,心中有了方案,于是,我专门向镇领导回报,提出了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的建议,并提议由镇民政牵头向全镇发出倡议,组织开展“爱心献功臣”和“一助一”活动,对老功臣、老烈属进行帮扶的想法,得到了镇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
     倡议发出后,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中小学生、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共捐款15.8万元,签订“一助一”协议书178份,落实结对帮扶单位46家。我又用这笔钱成立了“三老致富基金会”,凡是优抚对象创业搞项目都可以申请帮扶。3年来,累计投放资金22.9万元,投放率达95%以上,资金回收率100%,帮助35户187人脱贫致富。双龙居委会烈属洪巧兰已经80多岁,祖孙三代没有一个男劳力,女儿常年瘫痪在床,两个孙女年龄较小,每到收种季节,我就组织小分队,到她家帮收、帮种,今年还帮助她家翻建了住房。截止目前,我镇67户“三老”对象,家家住上了砖墙瓦盖的房子,个个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其中,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的医药费全额报销;其他人员的药费报销50%以上;重大疾病的,在“大病风险金”中酌情处理,较好地解决了“三老”治病难问题。我们的做法,区政府充分肯定,并在全区推广。中央电视台还专门拍摄成纪录片广为宣传。
     在救助对象中,残困户、低保户、受灾户,他们生活困苦、心灵痛苦,是最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我要汇报的第二点体会是:
     帮助弱势群体自强自立,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全镇291个残疾人,50%以上有劳动能力。我深知,帮助残疾人就业,最好的办法是兴办福利企业,在这方面我倾注了很多的精力。几年来,在我协调和帮助下,我镇先后创办了盐城市缸盖厂、华荣达电力设备厂、申达空调设备厂、自强机械厂等4家福利企业,投资近千万元,创利税230万元,安排残疾人就业107人次。残疾人就业后,我还不放心,经常到企业去看望他们,和他们谈心,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好好工作;经常和企业的负责人谈心,要尽力给残疾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解决好残疾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问题,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政府的关心、社会的温暖。红星村残困户王红兵一家五口人,上有80多岁的老父亲,下有未成年的孩子,妻子也是残疾人,20多年来一直瘫痪在床,生活非常困难,我就经常给他家送一些衣物和零花钱。他不善表达,但心中有数,一直视我为亲人,有什么心理话,喜欢找我谈谈;有什么困难,喜欢找我帮忙;有什么喜事,也第一个告诉我。前年,他的儿子成年后,我又想方设法帮助安排到企业上班,月收入五、六百块钱。去年儿子已找到媳妇,又生了一个孙女,目前,他家生活有了根本好转。
     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是民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我倾注了无限的深情。2003年夏天,特大洪涝灾害使我镇许多地方都被大水淹没。那时,我脑瘤手术还处于一年观察期内,不幸又患上病毒性疱疹,浑身痒疼难忍,但水情危急,我不顾自己身患重病,始终和同志们奋战在一线。大水刚刚退去,我又逐村逐户的调查灾情。整整一个月,我忍受着疱疹疼痛,走遍了全镇每一个受灾户,核实倒塌房屋89户145间,拍摄照片100多张,逐户发放救灾款6.5万元,没有一户遗漏,没有一个群众有意见,更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三官村张红扣家倒塌了两间房子,我送救灾款时,他家没人,当时,由于整日奔波,我感觉十分疲劳,坐在他家门槛上竟然睡着了。等了三、四个小时张红扣才回来,当我把200元救灾款接到他手上时,他非常激动,连连说到:“想不到、想不到、真想不到,老朱啊,你这么大年纪了,又做过大手术,为了这点钱,亲自送上门来,还等了好几个小时,我真不知道怎样感谢你才好!”我说:“不要感谢我,这都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张红扣家离镇较远,又都是泥路,从他家出来,天已黑了,我又饿又累,深一脚浅一脚的步行回家,到家时,已经是深夜了。
     除了优抚对象和残困户,我想得最多的是那些孤寡老人,我汇报的第三点体会是:
     老人们的事就是我的事……
     上任之初,镇领导把我带到敬老院,语重心长地对我讲,老朱啊,你能否当好这个民政干事,就看你能不能把敬老院办好。当时的镇敬老院只有两幢平房,是老学校改建的,院内污水横流,杂草丛生,居住老人聊聊无几,是名副其实的“空关院”。为了改善老人们的居住条件,我决定将平房改建成楼房。经测算,建一幢1000平米的住宅楼,需要资金六、七十万元。为了筹集资金,我风里来、雨里去,跑企业、奔村居,找领导、托熟人,凡是想到的,我都找了。我的左腿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由于长期奔波,加重了病情,不得不做了切除手术。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对我说,你自己拿工资,三个儿子办企业,不愁吃,不愁穿,不缺钱花,整天东奔西跑,身体都累垮了,图个啥?我笑笑对他们说:“我是人大代表、民政干事,我就图的要为全镇五保老人建一个安乐窝,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筹建工作非常艰难,资金、手续、材料、工程队,样样都要过问,跑盐城就跑了30多趟。可是,当一切准备就绪,工程刚刚上马,我却因疲劳过度,晕倒在工地上。领导和同事把我送到医院检查,原来我患了脑膜瘤,瘤子已有鸭蛋大了,随时都可能破裂,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即做开颅手术。知道自己的病情后,说实话,当时我感到非常绝望,因为头部手术风险大,成功率低。但是我想,与其报销在手术台上,不如拼死一搏,把敬老院建起来,实现我的心愿。见我决心已定,领导只好顺着来,家人也拿我没办法,一直等敬老院建成后,才送我去上海治疗。
     最难忘的是2002年7月2日早上从义丰去上海,临上车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这一去就两种可能,要么治好了回来,要么连尸体都回不来。车子发动了,看着送我上车的领导和群众,我实在控制不了了,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在上海开刀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我思绪万千,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业绩也有遗憾,最令我欣慰的是,我辛苦奔波了两年的敬老院终于竣工了,有42位老人入院安度晚年。但我也心有不甘,我才53岁,家乡有我热爱的民政事业,还有许多事等着我做。于是,我叫家人拿来纸笔,在病床上用了一个下午,把我经手的帐务和工作上的未尽事宜,全部写了下来。我想,万一手术失败了,也好有个交待。
     真没想到,长达9个小时的手术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20多天,我就出院了。到家时,老人们放起了鞭炮迎接我,领导和同事上百人前来看望我。特别难忘的是,双官村80多岁的伤残军人卞春阳和老伴一起,冒着一天的雨,撑条小木船,赶了10多里水路,专程把自己捕的两条野生长鱼送给我,让我补补身子。回来后才知道,在我住院期间,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都关心惦记着我,他们来到镇政府,有的甚至跪下来,请求党委政府一定要设法救救我;有的老人流着眼泪说,情愿替老朱得这个病!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为老人们做点事,能得到如此回报,此生何求?!
     回来后,领导的意见很明确,让我天事不管,在家好好休息,可我感觉自己的病情还算稳定,闷在家里还不如出去找点事情做做,再说,敬老院的配套设施还需要完善,软件资料的建立还没有到位,还有一大摊子事情要做。于是,我就坚持一边化疗一边工作,上午,到盐城中医院化疗;下午,就直接到敬老院办公,每天如此。这时,更有人不理解:身体到这种程度了,还这样拼命干,到底为什么?我心里默默地想,对于像我这样历经生死考验的人,还有什么个人名利可图呢?我是一名人大代表,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多为人民多做点事吧。在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镇敬老院当年就被评为“省级文明敬老院”。
     回首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只有代表人民的心声,关心群众的利益,为老百姓办实事,才能无愧于人大代表的身份,无愧于人民公仆的形象。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是我几点肤浅的体会,我深知,与先进同志相比,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今后我要把组织对我的培养,群众对我的信任,化作工作的动力,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心系群众,情牵百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近年盐都两会回顾: 2022年盐都两会    2021年盐都两会    2020年盐都两会    2019年盐都两会    2018年盐都两会
Copyright 2015 www.ydr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67434号 盐城市盐都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盐都区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