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概览 新闻快讯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决议决定 热点关注 学习园地 工作重点
  今天是:  
信息发布
决议决定
工作重点
通知公告
热点关注
联系方式
地址:盐都区新都路618号区政府大楼8楼
联系电话:0515-88116091
 
议案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议案建议

关于建议进一步加大国家高新区创建力度
发布时间: 2013/1/23


    2012年11月16日,省政府作出批复,同意盐都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江苏省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政府同时要求高新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和高层次人才,加快研发和转化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核心区、新兴产业先导区、体质机制创新先行区、科学发展示范区。

    作为我市目前唯一一家省级高新区,近年来,在自主创新、高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成功引进全球风电领军企业华锐风电。园区被认定为国家海上风电及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省科技产业园、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称号。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数控机床、输变电等新型产业领域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目前,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研发和检测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8家,省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5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本土培育上市公司2家。现拥有授权专利20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100多件。近年来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50多名。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亿元,业务总收入46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实际到帐外资7926万美元,同比增长53%,进出口总额15894万美元。2009年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121位,2010年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102位,2011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95位,两年累计进26位。

    目前,全省现有省级以上高新区23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10家。苏北现拥有省级以上高新区5家(每个市一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1家(徐州高新区)。以徐州高新区为例,徐州高新区原为铜山经济开发区。 2011年01月26日,经省政府批准,江苏省铜山经济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江苏省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纳入省高新园区序列管理。现规划核心区88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180平方公里,规划协调区300平方公里,已形成了工程机械、车辆制造、电子电器三大主导产业。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徐州高新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高新区2011年度全省排名36位,实现业务总收入840.4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98.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 14.18亿元,当年实现外贸出口额1.3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 1.51亿美元。
与徐州高新区相比,盐城高新区在经济总量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与苏南几家国家高新区相比差距更大。为了落实好省政府要求,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创成国家级高新区。现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组织领导。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不仅要市区领导的全力支持,还要省领导的大力支持,甚至要得到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建议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专门负责创建工作,并积极向上争取省市主要领导以及科技、商务等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2、进一步扩大高新区的规划面积。按照年初盐都区委提出的产城融合的要求,在宁靖盐东侧30平方公里以科教、物流、商贸为特色的“产业之城”和宁靖盐西侧70平方公里风电装备、机床工具、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端装备制造为主体的“高新之区”要融合发展,目前高新区的规划面积为100平方公里。建议进一步完善提升高新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扩容,将潘黄街道26平方公里也纳入高新区规划范围,使得更多的企业和项目纳入高新区统计范围,提高高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数据。把高新区打造成盐都政治经济主中心,

    3、进一步加大对高新区的扶持力度。再度叫响“举全区之力,共建高新区”的口号,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政策倾斜。为使高新区加快产城融合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作保证,建议高新区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方留成部分予以全额返还。并在高新区设立住建、科技、规划、环保、国税、地税、质监等派出机构,以更加方便投资者和纳税人,营造高新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4、进一步提高新区的高创新能力。建议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高新区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园区创新发展模式,逐渐形成面向市场、以企业为主体、以工程技术中心为支撑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高新区企业集聚,促进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高新区要加快建设科技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等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吸引高科技人才、拥有技术专利等创新成果的人才来投资兴业;吸引国内的高科院校、科研院所来设立实验室。

 

 

 

 

 

近年盐都两会回顾: 2022年盐都两会    2021年盐都两会    2020年盐都两会    2019年盐都两会    2018年盐都两会
Copyright 2015 www.ydr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67434号 盐城市盐都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盐都区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技术支持